双胞胎姐妹,相逢在北大!
18 2025-04-05 11:21:50
煤炭交易中心的启动运营仅仅是个新的开始,实现交易中心安全、有序、科学、高效运营,充分发挥交易中心服务功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截至目前,《煤化工十二五规划》继续难产,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限制还是放开的基调。十一五期间,国家新型煤化工五大示范工程中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和煤制乙二醇均已顺利完成示范,煤制甲烷气据悉也将于今年完成示范。
如今,我国正在这个魔咒中越陷越深近几年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每年提升约3个百分点,据此估计到2013年将达到60%。其余地区,尤其是煤炭调入省区,要严格限制发展煤制烯烃。白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石化行业的原料主要依赖石油和煤炭,《规划》的核心之一就是进行原料结构调整,刺激了一些新工艺制烯烃的发展,提高石化行业原料的灵活性,降低风险。五是适当发展煤化工,调整原料结构,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对于何为适当,《规划》并未放松之前的标准,指出:对于以煤炭、甲醇等资源为原料的烯烃工业,应在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较好、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和环境容量较大、交通运输便利及产业发展能力较强的煤炭净调出省区从严布局。
实际上,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充足,来自资源和经济上的双重诱惑致使很多企业投身煤化工。2010 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3%,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和国内供求矛盾加剧,烯烃原料供应紧张,制约了乙烯行业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北半球近日出现的极寒天气影响范围持续扩大,将使各国对煤炭需求量将有所增加,并对我国煤炭进口将造成影响。
2011年中国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少,全国重点水电厂来水总体偏枯,水电发电明显回落。同比涨幅较大的地区仍是内蒙古、贵州等地。煤炭下游产量增加,煤炭消耗预计增加。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港口库存增加。
从各地煤价来看,1月30日山西、河南、河北、安徽、陕西、贵州、内蒙古等产煤省份价格相对月初均保持平稳。建议关注天气的预期外因素
煤炭从价资源税能够改变过去从量资源税对煤炭价格不敏感的现象,增加税赋弹性,促进煤炭企业有效开采利用资源,因此可以有效地将煤炭企业的短期生产目标与资源有效利用的长期目标联系起来。然而,虽然从价煤炭资源税的确对经济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权衡其对资源和环境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影响,政府需要在下一步资源税改革中将煤炭改为从价计征。可以预见,我国未来的资源税改革将会集中在两个方面。比较保守的选择是,开始时仿照油气资源税税率,将煤炭资源税率设在5%,以后逐步提高,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应该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资源税改革需要兼顾税率的有效性和经济对能源成本的敏感性。因此,如果资源税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开采利用效率,长期而言,对能源成本不一定是负面压力。能源重税政策并未削弱日本及欧洲各国的生产竞争力,并增加社会问题。修订后的资源税暂定条例已于2011年底正式施行。
除了从价计征,资源税税率应是改革的一个重点。并且,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提高资源开采利用效率,有利于减少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价格压力,从而减少资源产品涨价压力。
此次资源税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油和天然气的税率由每吨最高30元更改为销售额的5%,即改从量为从价计征。由于资源市场卖方主导,因此无论转嫁的速度和幅度如何,资源税最终都将由消费者埋单。
但是,资源税将提高产业链的开采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效率,较高的资源性产品和替代产品的价格可以抑制需求和鼓励节能。资源税改革只要目的明确,设计合理,许多问题和可能的缺陷可以在推出后的实践中逐步解决并完善。显然,任何税收都不会是中性的,资源税改革必然伴随着利益的再分配,导致利益博弈。因此,通过资源税提高煤炭开采率、优化煤炭资源和资源收入在代际之间的配置,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当然,提高能源效率和减轻社会负担常常是两难的政策选择,要求政府在效率与公平、短期影响与可持续发展之间进行平衡。近几年随着煤炭需求的大幅度增长,煤炭市场基本上是卖方市场,资源税改革导致的新增成本可能会较快地转嫁给终端消费者,从而推高整体能源成本。
随着煤炭行业整合,我国煤炭资源基本由大型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征收从价煤炭资源税也有利于减少垄断租金,以及由于资源垄断获得的超额利润。此次改革将会较大幅度地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的税赋。
由于资源税是地方税,资源税改革可能导致中央对地方的让利,导致省际之间(资源输出省和资源净购入省)、企省之间(尤其是中央能源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博弈。此次改革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提高资源开采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相反,这些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要远远高于美国。政府对资源税改革将推高我国整体能源成本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但长期而言,资源税会提高资源成本,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这是确定的,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进行资源税改革。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到了70%,并提供了80%的电力。第一是将煤炭及其他资源产品(如稀土)纳入从价计征,另一个则是进一步提高资源税率。进一步说,如果地方政府认为资源税对某些群体和某些方面有过度的负面影响,可以用煤炭资源税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贴,包括环境治理和资源省份的经济转型。
资源较稀缺的日本和欧洲的能源税赋较重,而资源比较丰富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则相对较轻。在我国特定的情况下,这些博弈短期内会带来分配问题,甚至由于扭曲而带来成本。
过低的税率对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效率起不到作用,但鉴于我国煤炭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比较高的税率仍需要考虑宏观经济对煤炭资源税的反应。政府采取渐进地提高资源税率,主要是为了兼顾社会承受能力和效率。
国际经验也表明,征收从价资源税的确可以提高资源开采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此次资源税改革没有将煤炭纳入改革范围,根本原因是政府希望避免改革对经济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用电量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炭需求激增,加之大量火电机组不断上马,煤炭消耗增加,迫使下游消费企业大力增加存储煤能力,加大采购力度。在每次作业之前,港口拖轮都提前到泊位去破冰,把冰搅碎、搅散,让大船尽早靠、离码头。从2月中下旬开始,随着南方工业企业的陆续开工复工,电厂库存消耗较多。3月份,在铁路检修之前,电厂需要增补库存。
其中沿海六大电厂存煤总量达到1317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21天。冬季寒冷天气造成的海冰,以及冻车、冻煤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港口煤炭装卸效率。
尤其沿海火电厂在用煤旺季来临之前就大力存煤,增加存煤数量,电厂纷纷增加堆场垛位,发挥储煤基地作用,到去年11月底,全国重点电厂存煤数量达到8300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19天。节日期间,各区域电网的负荷下降幅度较大,仅为正常水平的60%左右,可调发电容量满足用电负荷需求。
受长假以及下游库存偏高因素影响,春节期间,煤炭需求呈现下行趋势,沿海各电力企业主要以拉运同煤、中煤等四大户重点合同电煤为主,市场煤交易低迷,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十三周下降,加上大风、大雾恶劣天气影响导致春节期间港口煤炭运输任务有所亏欠。由于航道上出现浮冰,船舶进港靠泊之前,需要港口拖轮进行开道。